康复支持 心房扑动的分型与分期
“ 把心房扑动波分成振幅高、时限短、锐利的A波和平坦缓慢的B波,而最终决定房扑波极性的为A波。这样的分期诊断有助于快速、精确的心房扑动和分型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图片 01 — 心房扑动的分型 心房扑动是一种十分独特的心律失常,绝大多数的房扑具有三尖瓣峡部依赖性,属于单独发生在右心房的心电现象,其规律的折返环路都位于右房,而同时发生的左房除极不影响心房节律,只影响F波的形状。80%以上的心房颤动起源于左房肺静脉。 图片 心房扑动波(F波)的心电图特征明显,绝大多数可经体表心电图确诊,典型F波的振幅、时限、形态均一致(F波的三规整):快而整齐(频率范围280-330bpm),形态一致的双向锯齿波(2:1下传时的心室率约150bpm),F波之间无等电位线(F波时限200ms)。在下壁和V1导联最易识别。 图片 2015年美国AHA、ACC、HRS三大学会的专家共识中,将房扑分为三种类型。 类型心电图表现一逆钟向三尖瓣峡部依赖性房扑常见FII、III、aVF倒置,FV1直立二顺钟向三尖瓣峡部依赖性房扑少见FII、III、aVF直立,FV1倒置三非三尖瓣峡部依赖性房扑少见不典型房扑02 — 心房扑动分期的步骤 准确迅速地诊断F波对房扑的诊断至关重要,而精准识别F波的极性对房扑的分型诊断有决定性意义。郭继鸿教授在《新概念心电图》一书中,将F波在分成A波和B波两部分,本文仅介绍峡部依赖性房扑波的分期(步骤与方法如下)。 图片 365站群1、确定每个F波的起点与终点 2、确定心房快速除极波:A波 从F波起点到第一个锐利波的结束为A波,A波为时限短、振幅高的一个锐利波,为左右心房同时、同向的除极融合波,时限常<50%的F波总时限。 3、确定心房缓慢除极波:B波 从A波的除极结束到整个F波结束点之间为B波,B波为此时左右心房除极方向相反或成一度角度而发生了相互抵消的结果。B波的特点是平坦而缓慢,除极方向与A波相反,振幅较低、时限较长(>50%的F波总时限)非等电位线。 4、确定F波极性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以振幅高、时限短、锐利的A波方向作为整个F波的极性,进而做出房扑分类或分型的诊断。 图片 03 — 房扑A、B两波的形成机制 1、逆钟向房扑的形成机制 三尖瓣峡部依赖性房扑中90%为逆钟向折返,逆钟向折返最早除极的右房肌位于峡部出口(冠状窦口附近),将同时经冠状窦口向左房突破与传导,此时,右房除极沿房间隔自下而上除极,被突破的左房下部也是自下而上除极,左右心房除极方向相同而形成合力,除极向量因背离下壁导联而在下壁导联形成时限短、振幅高、锐利负向的A波。随后左右心房继续除极,但除极向量相反或成一定角度,进而相互抵消而形成缓慢平坦的B波。 图片 ![]() 2、顺钟向房扑的形成机制 顺钟向房扑的折返环路与逆钟向房扑相同,只是环形运动的方向与钟表时钟的方向一致而称为顺钟向。顺钟向房扑的右房电激动是经上突破口Bachmann束向左房突破和传导的。此时,右房除极沿房间隔自上而下,左房也从左房顶部自上而下除极,左右心房除极方向相同,均指向下壁导联而形成直立的A波。随后右房除极经过缓慢传导的峡部继续进行,而左房的除极方向也相对分散,除极向量相互抵消而形成平坦而缓慢的B波。 图片 04 — 心房扑动分期的临床意义 心房扑动属于病理性的、有害的心律失常,可损害心功能、右房心肌缺血、增加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在体表心电图中快速、精确地识别房扑波的分期诊断,有助于F波极向判断,进而提高心电图对心房扑动及其分型的诊断能力。 图片 下图为两种房扑经三维激动顺序标测的结果。 图片 注意与房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等的鉴别诊断。 下图示巨大心房扑动波。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