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支持 天气渐暖腰间盘患者变多? 忠告: 不在温差, 是很多人没做好这2点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俗话说:“人老先老腿,树老根先枯。” 但有些人还没到老年,腰倒是先“报废”了。 每逢春暖花开,医院骨科门诊的病号总是排得比菜市场的鸡蛋摊还长,尤其是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简直像候鸟一样,到了这个季节扎堆出现。 有人以为是天气忽冷忽热惹的祸,其实,真相没那么简单。 腰椎间盘突出到底是个啥? 腰椎间盘,它就像个“弹簧垫”,夹在脊椎骨之间,负责缓冲震动,保护脊柱。 但如果你长期不爱运动、久坐不起,或者用力不对,它就会像被挤爆的夹心饼干一样,里面的“馅”——髓核,被压出来,压迫到了神经。 这时候,你的腰就不仅仅是“唉哟喂”那么简单了,而是动一下痛一下,严重时连站都站不直。 医生常说:“腰椎间盘突出的人,走路的姿势像个‘问号’。” 为什么?因为疼得不敢站直,身体自然就弯了。 真实案例:一位“自以为健康”的患者 365站群李大爷,56 岁,平时身体硬朗,走路带风,年轻时是个体育爱好者,打篮球、踢足球样样行。可这几年,他觉得腰越来越不对劲,偶尔弯腰捡个东西,腰就像被电了一下,酸痛难忍。 但他一向不信这些,觉得“忍一忍就过去了”。直到有一天,他早上起床,一下床腿就没了知觉,直接摔倒在地。 家人急忙送医,结果一查,腰椎间盘已经严重突出,神经受压,医生直言:“再拖下去,恐怕要动手术了。” 李大爷这才悔不当初,早知道当初多注意点,哪至于躺在病床上动弹不得? 为什么天气变暖,腰间盘患者却多了? 很多人以为是“春天忽冷忽热,腰受不了”,但真相是:两大致命错误。 第一,冬天懒得动,春天突然猛运动 冬天大家猫在家里,除了吃就是躺,腰椎长时间缺乏锻炼,肌肉萎缩,核心力量下降。到了春天,天气一暖,突然跑步、爬山、打球,腰部负荷一下子增加,久未活动的腰椎根本扛不住,问题立刻暴露出来。 就像你养了一辆车,整个冬天都没开,突然直接拉去跑高速,发动机能不出问题吗? 第二,错误的坐姿+错误的用力方式 很多人坐着的时候,喜欢窝在沙发里、椅子上,腰部没有支撑,久而久之,腰椎受力不均,间盘逐渐变形。还有的人提重物时猛弯腰,一下子把腰闪了,这就像一根橡皮筋,突然被猛拉,直接崩断。 腰椎间盘突出,误区比真相还多 误区一:多睡硬板床能治腰突? 很多老年人深信“硬板床能治腰”,甚至有人直接睡地板。这其实是个大误区! ![]() 床板太硬,腰部没有支撑,反而会加重腰部疲劳。正确的做法是:选择适度支撑的床垫,既不太软,也不太硬,让腰部得到均匀支撑。 误区二:腰疼就要完全静养? 很多人腰一疼,就不敢动,恨不得躺床上一天不起来。其实,适当的活动比完全静养更重要。长期卧床会导致肌肉萎缩,反而让腰椎更加脆弱。医生建议:可以做一些轻柔的腰部拉伸,促进血液循环。 误区三:按摩推拿能“按回去”? 有些人腰椎间盘突出后,喜欢去按摩店“按一按”,希望把突出的髓核“按回去”。但事实是,髓核一旦脱出,是不可能靠按摩推回去的,过度按摩甚至可能压迫神经,加重病情。 如何保护腰椎?这几点才是关键! 1. 坚持核心肌群锻炼 核心肌群强,腰椎才有稳定支撑。可以每天做平板支撑、靠墙静蹲、臀桥等简单动作,强化腰腹力量。 2. 坐姿正确,避免久坐 长时间坐着时,可以在腰部垫个小靠垫,让腰椎有支撑。每坐 40 分钟,就起来活动一下,避免腰椎长期受压。 3. 提重物时,不要猛弯腰 正确的做法是:蹲下去,用腿的力量起身,而不是直接弯腰去抬。 4. 避免突然剧烈运动 如果长期不运动,不要一上来就跑步、跳绳、打篮球,应该从低强度的拉伸、步行开始,逐渐增加运动量,让身体适应。 5. 中医调理,未病先防 《黄帝内经》里提到:“肾主骨,腰为肾之府。” 这说明,腰椎健康和肾气息息相关。中医认为,艾灸命门穴、贴敷膏药、泡脚活血,都能帮助缓解腰椎问题。 总结:腰椎的好坏,决定你的晚年幸福 腰椎间盘突出,不是老年人的专利,越来越多年轻人也被它折磨。 天气变暖只是诱因,真正的根源在于:缺乏锻炼、姿势不当、错误用力。保护腰椎,从正确的运动、合理的坐姿、科学的生活习惯做起。 别等到哪天腰一弯,再也直不起来,才追悔莫及。 参考文献 《黄帝内经·素问》——关于肾主骨、腰为肾之府的理论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中国临床康复医学杂志》2023年第4期——腰椎间盘突出的现代医学分析 《中华骨科杂志》2022年第7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运动康复与预防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