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园区 文龙讲经方《伤寒论》十九
2024.7.19新课 1.四逆汤 2.小柴胡汤, P44页 上节讲到有蛔虫,蛔虫既怕冷又怕热,舌苔干黄是上火,湿漉漉的黄,是有宿食,可用神曲炒山楂炒谷芽炒麦芽泡水,比例1:1:1也可以迟成品吃保和丸,来清理宿食,+点紫苏,去口气,适用所有人。产生蛔虫,是因为有宿食宿便,乌梅丸、吴茱萸汤、肾四味都可以打除虫子。 90.本来已发汗,又泻下,为逆;若先发汗来治,为不逆。先泻下反而又发汗为逆;若先泻下来治为不逆。是说治疗就近原则,直击要害原则,表证,从汗治;脉沉弦,里有水饮,利尿就好,要一边发汗一边祛湿,如猪苓汤;有常肠实热,直接用泻下排出去,到了尿道口了直接小便排出去,非要发汗为逆! 91.伤寒,泻下,连续拉好几天,吃啥拉啥,不消化,热力不足,中焦有里寒,身疼痛,急当先救里。伤寒后,浑身疼,正常排便能自调者,先救表。就表: 桂枝汤,麻黄汤等;救里:四逆散,理中汤,理中四逆,附子理中汤,也可加桂枝,四逆汤+肉桂很好用。 92.病后发热头痛是表证,脉反沉,说明阳气不足,水没有被蒸发起来,在底下沉着,需振奋新陈代谢,老人术后或平时体弱者居多,常因一场感冒而丧生,萎靡,但愚昧,没有汗,麻黄附子细辛汤或麻黄附子甘草汤,最后四逆汤;有汗,且有点浮脉,桂枝汤+附子,脉完全沉了,救里宜四逆汤方。四逆汤搬不过来,一场感冒,人就走掉了。 甘草30干姜20附子一枚,原方生用,现在都是炮附子,一枚15-20,常用30-50。 365站群急危重症,少水 600煮240,约30分钟,二次服,生附子一起煮,炮附子更一起煮。 王老师经验四逆汤+肉桂粉5-10克,不煮,后放,肉桂粉快速起效,先锋带动所有药去振奋沉衰。 有热恶寒发于阳,无热恶寒发于阴。经方阳而有余,阴而不足。后世中医说法: 阴虚指津液不足,阳盛指火大热盛,和经方派说法有些不同。 太阳传少阳再传阳明 93.太阳病先泻下却不好,又发汗,表里都虚掉,其人因此导致虚到脑供血不足,脑供血不足者,汗出而自愈,说明津液回来了。所以这样,出汗了,表和的原因。表和了,里未和,还有点便秘,重复泻下。用调味承气汤(大黄芒硝炙甘草),不用大承小承气。 二个推陈出新的药: 大黄针对血管食管和肠管,柴胡推动气分,走经络,都偏于寒凉。 病例: 老太太,感冒,吃了剩饭,狂拉,边水,虚,怕冷,发汗,耳聋了,头晕,下午热,便秘,调味承气汤,二碗就好。 94.太阳病要好还没好,突然摸不到脉了,脉停了几分钟,哆嗦抖动汗出后好了,明代有个案例,吃了一碗热面。出一身汗,好了。刘渡舟30多岁一个案例,,产妇,要喝凉水,刘渡舟给了白虎汤,并让喝了凉水,孕妇抖了十几分,出了一身汗后,豁然开朗,好了。阳脉寸脉微,先汗出而解,只阴脉微,排便而解。若泻下,宜调胃承气汤。 95.太阳病,发热汗出,荣弱(血管内血液)卫强(血管外),营卫不和,里弱外强,宜桂枝汤。 96.伤寒,五六日,中风,在太阳经上,恶寒,发高热,进入消化道,阳明经,实热,在少阳经,半表半里,忽冷忽热。柴胡四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豁然七证: 或烦,或渴,或腹痛,或胁下痞硬(胆囊炎肝囊肿肝硬化),或胃悸动小便不利,或不渴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小柴胡汤适应证: 1.流感发烧 2.各种肝炎 3.肝脾肿大 4.胆囊炎胆结石 5.经期感冒 ![]() 6.更年期综合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